《四库全书》南北七阁分藏流传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于清乾隆年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书约3500种、近8万卷。内容涉及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多个领域。编纂完成后,抄写了七部,流传于南北七阁分藏。
前几天的节目中,我们探访了位于河北承德的文津阁以及江苏镇江的文宗阁,今天我们要继续探访“北四阁”之一——位于辽宁沈阳故宫内的文溯阁。
【资料图】
文溯阁:溯涧求本 书藏九州
“文溯阁”的名字,取自“溯涧求本”之意,意思是说,身处盛世仍不能忘记开基之艰苦卓绝。这或许也暗示了这座藏书阁和《四库全书》之间的沧桑往事。
文溯阁所藏的《四库全书》其实是“书阁异地”的,因为历经战火从沈阳迁出,不远千里最终“落户”甘肃兰州,文溯阁《四库全书》异地迁甘的故事也被后人反复研究,当年具有保护性质的一次远行也让甘肃成为文溯阁《四库全书》最终的家。此前,总台记者分赴辽宁沈阳和甘肃兰州两地同时拍摄,今明两天我们的节目也将为您讲述《四库全书》这部巨著迁徙的故事。
沈阳故宫内的皇家图书馆——文溯阁
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基本都是“红墙绿瓦”“金碧辉煌”的。可是在沈阳故宫里,有这样一座建筑却十分奇特,它与沈阳故宫里其他建筑的风格不同,没有彩色的琉璃瓦,没有金灿灿的配饰,取而代之的是黑色的瓦片配合绿色的通体建筑,整体造型全无艳丽色彩,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位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内的文溯阁。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总台记者,一起近距离感受这座古代藏书阁的文化魅力。
总台记者 杨雪:穿过高楼林立的现代商业街,我们来到了层台累榭、古朴厚重的沈阳故宫——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着近400年的悠久历史。在114座500余间的清代建筑中,处在西路上的文溯阁,总能吸引游客们驻足停留。
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访求国内著名学者,博采天下藏书,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经过10年的努力编纂完成。乾隆皇帝下旨将此书抄录七份,分藏全国。为了存放《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在全国范围内起建了七座藏书楼,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783年,《四库全书》分五批入藏文溯阁。
总台记者 杨雪:沈阳故宫的建筑色彩丰富、鲜明,从空中俯瞰,红色的宫墙上、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外围还有一层绿色的剪边,红、黄、绿构成了沈阳故宫建筑的主色调,而文溯阁却因为其独有的黑瓦绿剪边,让它成了沈阳故宫之中一道最为特别的风景。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于明霞:在五行当中黑是属水,属水也是应了这个文溯阁的用途。藏书楼忌火,忌火就是喜水,以水镇火的意思,也是祈求这个建筑能够平安传承下去的意思。
据介绍,“文溯阁”名字的由来是取“溯涧求本”之意,意思是说,我们身处盛世仍不能忘记祖先开基创业之艰难,要继续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因为是藏书阁,文溯阁的廊下彩画是以书籍为主要表现内容。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于明霞:画的是白马负书这么一个故事,我们看这个彩画上两匹奔跑的马,它的背上是驮着书卷的,还有上面的亭子,里面放的也是书卷,包括这些祥云、海水当中都是书卷,底下是海水江崖,还有廊房上这些,我们画的直接看就是白和蓝为主色调的翰墨册页。
文溯阁:黑瓦绿剪边 外二层内三层
文溯阁采用了一种外二内三的建筑结构,从外面看起来,它是一个二层的硬山式建筑,但其实,内里一共有三层楼。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于明霞:整体造型仿照的是宁波范氏的藏书楼天一阁的样式,其实它的一层二层我们当时进一楼的时候大家可能有所体会,举架比较高,这个非常实用。采光也会比较好,然后从贮藏的角度,从周围的位置上再添加一层,再摆上书架,也可以增加这个藏书量。
文溯阁为单檐建筑,因在底层前后又增加通廊,便又多出一个腰檐。按照惯例,门额应该悬挂到顶层檐下。但是,文溯阁门额却被悬挂在下层腰檐内,并且这个牌匾形体硕大,比沈阳故宫其他门额要大出好几倍,与清代宫廷建筑规制并不相符。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于明霞:文溯阁这个牌匾是在北京做的,当时的内务府就把这个牌匾已经做出来了,建筑还没成,尺寸也不知道,做成了运到这以后发现稍稍有些大,放不下了,工匠们就想了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应该放到二楼这个位置上的,后来把它放在了一楼。
文溯阁:经史子集各部 分置于95个藏书架之上
收藏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文溯阁中的《四库全书》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曾经辗转到北京、黑龙江等地,目前被收藏在甘肃省兰州市。现在在文溯阁中能看到的是后来复制的书函。虽然书和阁分处异地,但是文溯阁作为曾经《四库全书》的藏书阁,是带不走的文物,也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最好载体之一。
走进文溯阁一楼的敞厅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巨型对联。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李理:上边是圣海沿回,就是在圣人编撰的图书里边学习遨游,自己就是更好地来发展建设自己的国家。像这联子,上联是“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探大本”,这一侧是“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它实际是更好用文化来统治国家,来治理国家、管理国家。那么用礼乐、用文化来更好地管理人民。
《四库全书》各册封面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颜色,采用四色绢料以便于区分,数万册图书以数种颜色的封面标示内容差异,既增加了全书的美观性,同时也可以一目了然本书的类别,以便于取还与阅读。《四库全书》所有书籍都被装在楠木书匣之中,既显得美观贵重,又能很好地保护图书。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李理:实际有的就用很珍贵的楠木,或者其他的木材做的这个书函,把书放在这个函里边儿,再放在这个架子上,可以起到防灰的作用。
记者:这个函里面大概能存放几本儿书呢?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李理:八本到十本左右吧,按照书的厚薄不一样。因为当时抄的时候已经很明确了,就说这拨人专门是抄沈阳文溯阁的《四库全书》,那么在其他的书阁和书形成过程当中,也会有专人去,一旦书在修成之后,一般是在每一函的第一册上要盖上这个阁的阁宝,像沈阳故宫就要盖上“文溯阁宝”。
现在文溯阁中物品的摆放,在参考了文献资料后,基本还原历史原貌。
目前,沈阳故宫共有95个当年保留下来的藏书架,每个书架上标刻有“《四库全书》某部第某架”的字样,以利于查阅者能尽快查到所需书籍。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李理:这些大书架都是用金丝楠木做的,现在看,这材料就已经非常珍贵了,然后当时是为了更好地来保存这些图书,这些架子做的时候,都是用特殊的形式,你看这个底板儿,它不是一块完整的木板,是用这种透气的、格子状的底板做一种承载。因为书就怕发霉发潮,有这个格子之后,可以很好地进行通风,透气。
为了保护文物,沈阳故宫博物院定期会对文溯阁中的书架及隔扇木雕进行补配、除尘、烫蜡等保养,并且还会进行地毯除尘,墙面裱糊、门窗检修等日常维护工作。在文溯阁中,仔细观察,处处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李理:咱们也可以详细看一下,上边有团寿字,还有“万”字。“万”在中国文化里边是非常吉祥的,就是人也好,书也好,要更加绵长,福寿绵长,时间延续得更久。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馆长 李理:我们看到有蝙蝠,这就是“福”字谐音。这个是“寿”字,团寿字,那叫“福寿绵长”。这是一个花篮儿,下边儿是海水、江崖,这都是和我们的吉祥寓意有着直接关系,像这个中间是一个长寿字,在长寿字的两侧还有“万”字组成万寿,就寓意除了我们人要有福气,那么我们的书、我们的典籍也要长寿,要长期延续下去,一直延续下去,都是象征天下太平、和谐。
总台记者 杨雪:兴建文溯阁,不仅为《四库全书》提供了贮藏之所,同时也完善了沈阳故宫作为陪都宫殿的使用功能,最终形成了沈阳故宫东、中、西三路建筑群,并一直保存到今天。文溯阁建成后,对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东北地区教育和民间藏书事业的发展。如今,有着240年历史的文溯阁,就像一位深沉的老者,它虽然默默不语,但却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内涵故事,讲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