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当前,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粮食安全涉及粮食生产、储存、消费等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基于系统思维,大处着眼、综合发力、协作联动,以完整巩固的产业链条,扎实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在于粮食生产安全。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内容和传统业态,承担着为人类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基础功能。粮食生产是完整的生物培育过程,集农作物的耕、种、管、收于一体,有严格的客观规律要求。这要求合理利用粮食生产各种要素,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农事功课。其中,以对土地的合理利用、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良好的耕作方式为基本条件,融合种子、肥料、管理等综合元素,构成了完整的粮食生产周期。只有每一个细节做得好、做得实,才能满足粮食丰产要求。这也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道理所在。
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在于粮食存储。收获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一年收成,弄不好,一年辛苦就会付之东流。民间有“两收(麦收、秋收)大如天”之说,指的就是庄稼收获对于民生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因为,农作物的收获具有极强的时间要求,即使在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一年收成也在一定程度上要看老天的脸色。农业生产“抢收”制度,就是要与“老天爷”抢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将成熟的粮食收进“口袋”,为粮食进库为安打好基础。做到这一点,要抢天时,不误农时;要有先进的农业装备。在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稳妥应对粮食收获季节的极端天气,确保丰产丰收,就要不断提高粮食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相关农业机械。
提供可靠的粮食烘干保障,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农村的“晒粮”传统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之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但很多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初期,尤其是粮食生产和收储中间的烘干环节现代化程度还普遍较低,现代化的粮食烘干设施覆盖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在政策层面关注度不够,尚未形成以粮食种植布局为导向的粮食烘干设备配套,不少区域性粮食主产区的烘干设备缺乏政策性保障。二是在市场层面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粮食烘干设备产品供给体系。对此,必须更加重视提供可靠的粮食烘干保障,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以农业文化立国,有着深厚的道德传统,养成了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生活习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粮食浪费现象没有完全解决,餐桌上的浪费、糟蹋粮食等行为会传导到粮食生产、收储环节,给粮食安全带来深层隐患。因此,在全社会培育新时代的粮食消费观,弘扬中华民族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道德观显得至关重要。这是建立粮食安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具有基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我们务必培育健康、优良的社会道德,只有这种健康、良好的粮食消费方式建立起来,类似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青苗之类的反常现象才会从源头上得到杜绝。
(作者 周其森)
标签: